釣魚技巧
1、勤提勤動,誘魚上鉤
魚鉤下沉至水底,并不是完全處于理想的位置。由于水體下地質比較復雜,有時恰好沉在巖石縫隙、水草上或枯葉底下,有時被木柱所遮蓋、雜物所隱蔽、小坑或淤泥所埋沒,魚看不到釣餌便不合攝食。因此,在釣魚活動中,一經發現魚漂久無動靜,就該勤提釣竿,不斷變化魚鉤位置,增加魚的視覺機會,誘魚上鉤。
2、機動靈活,聲東擊西
一般地說,釣魚目標不可死守。即使魚的數量稀少,或等候大全的時候,也不能固守不動。一個窩點釣上幾條魚,就該在另一個窩點上下鉤;而且在一個窩點上還要照顧到前后左右的位置。如果幾個喂窩點暫時都不出魚,應在喂窩點近處、遠處或其它草叢里試釣游動的魚,不斷變換釣魚地點。釣魚流傳著“打一槍換個地方”,“東一鋃頭,西一棒子”的說法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3、勇于探索,大膽實踐
許多釣魚者勇于開拓,善于歷險,他們攀登懸崖峭壁,穿過茂密森林,淌過荒漠河灘,大膽實踐,敢于試釣別人不敢觸及的“禁區”;荷葉密匝的空隙,蘆葦叢生的地帶,水草蔓生的地方,倒樹斜枝的旁邊,往往收獲較多。并且能豐富釣魚知識,鍛煉身體,體會大自然之妙,真是一舉多得啊!
|
釣魚四要決
選好釣位,選準釣餌,備好釣具,練好釣技
1.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。常在同一個水域,有的地方上魚很快,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,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。選好釣位主要憑經驗。魚有魚道,即其經常的游行路徑,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。一般地說,自然水域,如水塘、河溝、湖泊、河流等等,應選擇有水草、蘆葦的地方下鉤。或在樹旁、歪樹下、石、橋樁附近垂釣,這些常是魚兒集聚的地方。人工挖掘的養魚池一般為方型或長方形。通常說:“長釣腰,方釣角,圓池釣中央”,雖非絕對,但也是經驗的總結。事實上,人工養魚池喂料臺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,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后,道理不言自明。
2、選準釣餌。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。如鯽魚之于蚯蚓、紅蟲,鯉魚之于玉米面,草魚之于蘆葦芯和螞蚱,梭魚之于海蠶,羅非魚之于小蝦等等。市場上現有科學配制的針對不同魚類愛好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。但據筆者體會,最易上鉤的餌料,莫過于所釣魚塘經常喂魚的餌料。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面食,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。總之。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。如果不清楚,可多帶幾種餌料,到時選用。
3.備好釣具。釣具的準備也必須針對所釣場所與魚種、大小精心選擇。最好事先了解清楚。如無條件則應考慮多種可能,適當準備幾種不同釣具。
4.練好釣技。包括氣候、風向、釣法、各種技巧,可多請教別人,看書籍,但最根本的還是實踐。
|
釣魚與水溫
魚是變溫動物,體溫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。因此它們的生長和繁殖都需要一個適宜的水溫環境。按照適宜魚類正常生長和繁殖的水溫的不同,可把它們劃分為暖水性、溫水性和冷水性三種類型。
暖水性魚類一般在水溫30°c-50°c時食欲最旺盛,生長繁殖的速度也最快;當水溫降至20°c以下時,便會食欲減退、行動遲緩;水溫降至15°c以下就會死亡。
溫水性魚類最適宜在水溫15°c-30°c之間生活;水溫30°c以上時便避入涼爽的水域(一般都是深水區);水溫40°c以上會致使溫水性魚類的大面積死亡;在水溫10°c以下時,這種魚會食欲減退、停止生長;當水溫降至4°c以下時,它們中的多數就會停食冬眠。因此釣取溫水性魚類的最佳水溫應該是在15°c-30°c之間。
冷水性魚類在20°c以上就會游往冷水區;4°c-15°c的水溫是最適宜它們的溫度,此時的冷水性魚類也最宜釣獲
|
江釣選位與釣具釣法
長江南京段地形多變,對釣具釣法要求較高,近幾年我常在長江釣魚,對不同地形釣位選用適合釣具釣法有了些粗淺體會。
一、主水道,主航道
這里終年水深流急,水深數十米。在這里釣魚看似適用海竿遠釣,其實不然,拋出釣組五六十米似乎挺遠,但餌鉤落到水底實際近了很多;用炸彈鉤組難達到底,因為餌料幾乎被沖沒了。因水深魚汛很不靈敏,釣線總是向下游曳,竿尖總向下彎,江邊來往船只多受影響大。
在這里釣點宜選近岸躉船,木、竹排、碼頭擋浪堤,水深不超過十米處下鉤。用海竿或手竿拴串鉤3~5只用耐沖泡葷餌如大黑蚯蚓、雞腸、肉條等;也可用“飯盒釣法”尾鉤二只上葷餌垂釣。筆者喜用改制6米兩用竿帶漂側釣水深6米以內水域,用漂比竿尖掛鉤魚汛要準確得多。在躉船釣魚,位置受限較大只宜用手竿,取魚須用抄網。
二、江灘淺水
江堤外漫灘淺水,坡度平緩,遠離主航道,在這里釣魚適用硬調6米以上手竿拴齊竿線,用稍重的墜,盡量遠釣,落鉤不淺于一米就是好釣位。順風天出釣最好,用海竿拴串鉤或炸彈鉤遠投到水深1.5~2米處效果最好。漫灘淺水最佳釣魚期是春末夏初魚上灘時,所謂江釣桃花汛。漫灘淺水是江中漁民設置網具較多地方用海竿遠釣要注意避開網區。南京長江段是感潮區,漫灘地軟滑要注意防跌滑。
三、山腳江岸淺水
這里江邊坡度比漫灘江邊要陡,岸邊多為江砂和碎石。選適合深度釣位較易,是江釣人最喜愛釣區之一,釣位選江岸凹處較好,適宜手竿長竿短線釣法。漁線粗0.2毫米以上,鉤要比河塘釣大1~2號。江釣魚種雜,魚吃餌爽,掙扎力大,不時能碰到較大的魚。因此鉤線都要牢。這里水底亂石多易卡線,少有人用海竿遠釣。
四、人工碼頭
沿江人工碼頭多在江灘開挖出來,凹入陸地,水深平均,水流平穩,又無魚網,是江釣人密集地。由于常年江釣人投餌量大,這里魚又多又大,海竿手竿都能釣好魚。這里距城區較遠好釣位經常為住附近居民及用快速交通工具(摩托)職業釣手早早占據,海竿一排五六副。偌大港區有時好像難找好釣位,我到這些釣點都帶齊海竿手竿,在海竿密布區我用手竿近釣,在手竿密集區,我在邊沿征得釣友同意投出1~2支海竿。因此到這里釣魚不要擔心找不到好釣位釣不到魚。
|
大水域垂釣技巧
其一.定點微誘餌優于頒需變位地餌。確定一個釣點后,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,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“開飯”覓食,形成習慣。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-5平方米左右,面積不要太大。此外,不要常變位,變動釣點越多越煩繁,得魚就越少,甚至釣不上魚。當然變動誘餌可以,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,明天投魚蝦、昆蟲、蚯蚓葷腥餌或素餌,千萬不要頻繁換位,堅持耐心守點甩釣,不久將有魚群人“窩”吃餌上鉤。
其二,使用中鉤優于大鉤和小鉤。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么魚都有,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,故用中型鉤,可兼釣大小魚,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,要實在得多。
其三,使用組合鉤優于使用單鉤。使用組合鉤,一旦釣中大魚,8—10只的組合鉤,即使斷三四只鉤,由于魚的掙扎和滾動,還有六七只鉤發揮作用。如果使用單鉤,一旦線斷、鉤直,必定大魚逃脫。
其四,使用多支海竿優于長手竿。手竿再長,畢竟釣域太窄小,而使用多支海竿,可遠釣也可近釣,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,近可釣七八米水域。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,可以形“窩子”。一旦釣中大魚,海竿可以放長線,大有回旋余地,通魚疲累,再抄兜上岸,十分方便靈活。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,不方便道大魚。
其五,還投優于近投。寬闊水域,魚密度小,警惕性高,一有動靜馬上竄進。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,而近投近釣,人說話、走動、投竿,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,不便垂釣。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、草魚、鱗魚、黑魚、羅非魚等,遠投浮釣可釣鏈魚、鳙魚,特別是方便釣大魚。
其六.葷素餌榮用優于只用單味餌。廣闊水域,既有吃昆蟲、蚯蚓、小蝦、小魚、蟋蟀等的葷食性魚,又有吃玉米面、豆類、花生。米粉等素食性魚。因此,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。
其七,勤撒和多撒誘餌優于懶撒和少撒誘餌。遼闊水域,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,能增大誘魚目標,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、經常游至釣點覓食。誘餌可用剩飯剩菜、米粉、酒糟、豬牛糞、飼料、蔗糖瀝泥、雞鴨內臟、煮熟黃豆、玉米、花生、水果等。投誘餌量少,數次少,魚群吃完便游竄而去,聚魚就減少,釣獲量必然不多。
其八,慢提竿優于快揮竿。寬敞水域,不管釣底釣浮,只見一點動靜,馬上揮竿,常常空竿或脫鉤。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、沉穩,常常是先聞一聞,輕輕嘗一點,才大口咬吃,讓大魚吃深一些,遲一些揮竿,收獲量必增大
|
選擇魚餌的訣竅
1.春天:魚類剛從蟄伏中恢復活潑習性,很需要攝取各種養分,對紅蟲、虹蚓等含蛋白質高的食餌很喜歡吃。此時因地面還較寒冷,蚯蚓尚未進入地表,所以多用紅蟲釣。魚。三、四月是春釣的好時機,五月份魚兒經過貪食復壯之后,進入交尾產卵期,不再貪食。待六月產卵過后,已進入夏季。
2.夏季:天氣開始燥熱,浮游生物、水藻類多起來,魚兒口味開始變化,大魚喜歡素食,這時選用面餌效果好。六、七月小魚仍處于生長期,喜歡蛋白質高的食物,可用蚯蚓幼小魚。八月,第二次產卵期開始,又不愛覓食。九月進入秋季。
3.秋季:這是各種食物最為豐富的季節,魚兒對面餌、蚯蚓、肉蛆、蜂意等都喜食,這是釣魚的黃金季節。
4.冬季:上凍以后,魚兒轉人蟄伏狀態,活動力差。喜食紅蟲。
|
標準釣魚竿的選擇
一般魚竿可分為手竿和海竿兩大類。
手竿的長度,一般在3.6--7.2之間,也有短竿為2.5米,常用于釣邊或在大蓬中垂釣.用竹竿、江葦、玻璃鋼、碳素鋼等材料制成。為了攜帶和儲藏的方便,很早人們就懂得把釣竿制成多節,由尖梢逐次向下一節比一節粗,相互插接。節數視長短需要和材料選擇不等,有的每節80--110公分,共4-5節。有的每節僅長60--80公分。不用時細節穿入粗節,最后只成兩節。50年代以前,最好的是日本產的用江葦制成的雙根釣竿。后來發明玻璃鋼,而后又發明碳素鋼,質輕耐用,各節改為按粗細相互套在一起,用時自內向外抽出,非常方便。也有用鋁材制成,質量更輕。
相比之下,碳素鋼較玻璃鋼質量更輕。韌性更好,為當前最高級的材料。但必須注意不能在高壓電線下或雷雨天氣使用,因其有較強的導電性能。
購買魚竿時除根據需要選擇適宜的長度外,,要注意魚竿各節竿口圓度是否勻稱、厚度是否均勻適度,插口是否堅固,竿身是否筆直,底把是否合手,整個魚竿輕重如何。
魚竿的軟硬韌性,常以“調子”來表示。一般分軟調、中調。硬調。調子就是指釣竿的堅挺程度,,是釣竿受力后彎曲的幅度,幅度小者為硬調,大者為軟調。用手平舉釣竿,前部必有彎曲,彎曲的起點至竿尖末梢的長度(即彎曲部分)與整個魚竿的比例,作為調子軟硬的表示。如彎曲部分與總長度比為2:8即稱二八調,為硬調;三七比為中調;四六比為軟調。當然也可以根據彎曲比例更加細分。
一般釣小魚,要求數量與速度,硬調為好。調大魚為了避免一下受力過猛,選中調或軟調為好。
海竿(亦稱投竿),長度一般為1。65--3。6米。2--6節。每節上裝有一個線環,供魚線穿過。底節有裝繞線輪的裝置。繞線輪種類繁多,檔次不一,應根據個人需要與經濟條件選擇,以實用為主。
|